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砂城記事】100年度教育部史懷哲計畫服務心得分享 /幼教三 陳巧芸


這是我第二次參加史懷哲計畫,但是感覺還是很新鮮很熱血。還記得剛開始的時候,在確認計畫的過程中花了很大的心血,因為要考慮到環境及交通等因素,導致在執行需要花費相當大的時間進行討論與確認,不過在確認計畫與地點後,終於可以衝刺跑活動了。

在第一梯次我們去的是長濱的三間國小,第二梯次是金鋒鄉的嘉蘭國小;一邊是靠海的學校,一邊是靠山的學校。兩間學校都有自己的風格,不管從外觀上或是風格,都有很不一樣的感受,相同的是,天氣都相當炎熱,幸好在出發之前,我們做好了準備,所以在環境上可以慢慢適應,不會有到不舒服的症狀出現。

而在活動進行間,小朋友也都很聽話而且在學校的長期培養之下,發現他們的閱讀能力很好也很有禮貌這使我們帶活動時,執行起來不會有太大的困難而且他們對於自己的部落也有很大的使命感,常常會教我們族語及歌曲,這加速我們的感情交流,使我們的相處可以更融洽,也從彼此的身上互相學習,除了我們帶給他們我們的東西之外,他們卻給我們更多不一樣的體驗與收穫,我感到很開心也很滿足。



而在師資生方面,因為大多屬於自己系上的同學,彼此都有合作過的經驗,所以在適應上也不會有不適應的情形出現,而加入的外系及外校同學,因為是不一樣的科系與夥伴,對我來說其實很新鮮也很有趣,彼此也會互相討論及分享經驗,互動起來更顯得熱絡與有趣。

所以在這一次的史懷哲計畫中,我覺得我們帶給孩童的東西都有得到很好的回應,而且我很喜歡他們純樸、輕鬆的生活,最重要的是那個發自內心的笑容,加上從活動中學習到如何與夥伴合作,面對問題如隨機應變,我想這是在史懷哲計畫中讓我收穫最多也最滿足的地方,希望下次有機會,我還要再參加




2011年12月23日 星期五

【砂城記事】100年度卓越師資培育特色議題計畫系列活動─體育系海洋教育實踐計畫

臺灣是個海島,是個海洋國家。但是除了提供食用的資源與欣賞的風景,海洋在許多臺灣人民的生活中,幾乎未曾扮演重要的角色;甚至,在許多人的潛意識中,海洋充滿了危險的色彩。

本校依山傍海,實為設計體驗與親近海洋相關課程的良好教學場域,基於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與海洋教育議題的精神,本計畫將「親水活動及其安全性」、「基本游泳能力」、「從事水域休閒運動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參與海洋休閒活動,熟練海洋求生技能」、「瞭解沿海的環境與居民生活方式」及「認識、參與安全的海洋生態旅遊」等六項學習內涵列為主要學習課題。

在「海洋求生技能」的課程中,大多數學生都是第一次離開游泳池,在活水湖裡從事水上活動。雖然在上課前懷抱著對未知事物的不安心情,但透過老師講解、分析並且以分組的模式作練習,從不熟練到熟練,漸漸也就熟悉環境並對自己有了肯定:「經過兩天的學習,自己也進步超多,而且也可以帶學弟妹了。」也有學生說:「從大一進來完全不會游泳,到現在可以教小朋友游泳,真的讓我很感動。雖然過程很辛苦,但是看到我所教的小朋友學會了游泳,我真的很開心。在教他們的過程我自己也在學習,他們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和成就感!」勇敢跨出第一步,就是好的開始。如果你從來不曾嘗試,你就不會知道原來自己可以游這麼遠、這麼輕鬆。並且在「教」與「學」當中,獲得雙倍的成長。

除了上述課程,本計畫也藉由專題講座的辦理及親身體驗的學習強化師培生相關知能,從中蒐集相關的教學素材,完成各項教學活動設計,進而透過試教活動來檢討並修正教學活動,建構數位教材,最後結合業界資源辦理相關證照的研習,建立海洋教育人才資料庫;整合本校器材設備,完成海洋教育資源中心的基礎架構。各項活動辦理情形如下:
 



游泳技能、海洋求生、海洋獨木舟、浮潛、水肺潛水、海洋安全、生態體驗、居民生活

日期:100/6/26-30

地點:綠島公館國小(128人)








海洋求生技能、游泳教學

地點:公館港

成果:教育部全國中、小學學生游泳能力五級分級標準
15%→第五級
30%→第四級
30%→第三級








海洋獨木舟體驗與技能學習


日期:100.6.27 1530-1730 / 100.6.28 0600-0800


地點:綠島公館港-中寮港






水肺潛水體驗與技能學習


日期:100.6.27 1530-1730 / 100.6.28 0600-0800


地點:綠島柴口潛水區










數位教材製作/撰寫教學活動設計


日期:100.09.3-8(16小時)


地點:電腦教室


師資:資管系范揚興教授、附小吳美慧、李麗華、謝佳玲老師






教學觀摩與演練


日期:100.09.3-8(12小時)

地點:體中游泳館

師資:體育系 李祖遠教授








初級潛水員證照研習(5天)
進階潛水員證照研習(5天)
游泳教練講習(3天)
海洋獨木舟指導員研習(3天)

日期:100.9-11月
地點:臺東、綠島、臺北(金山)、花蓮






未來展望—海洋教育資源中心

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

「在對的時間,找到對的人,做對的事!」—訪談臺東縣卑南國小附設幼稚園吳例霜園長(台東師院幼教系88級校友)

 「快樂」的初衷
讓孩子快樂學習,是卑南國小附幼的吳例霜園長一直在做的事。在吳園長的帶領下,今年卑南國小附幼團隊獲得教育部「100年度教學卓越獎幼稚園組銀質獎」。但是,遠在獲獎前好幾年,這個教師團隊便已經花了好長的一段時間,觀察孩子的情緒、生活,看見他們的需要,然後思考怎麼做能夠讓孩子快樂地玩,也快樂地學習。他們未曾刻意追求得獎,但能夠得獎也絕非是偶然。

在94到96學年度,卑南國小附幼團隊開始思考學校特色推動。為了讓社區中家庭資源相不足的弱勢孩子能夠有多元選擇學習的機會,卑幼配合教師們的興趣與專長將園所幼兒分為四組(樹脂土、繪畫、自然觀察及音樂節奏組),在每週三以換站的方式進行分組活動。其中,音樂節奏組的教學活動是以節奏樂為主的單一音樂活動,內容則以基本音樂元素(強弱、高低、快慢……等)為主,教學的目標則是希望能在畢業典禮或學校其他活動中展現幼兒的學習成果。

雖然老師們確實在展演活動中看見了孩子們喜悅自信的神情,但她們也不認為畢業典禮表演該成為音樂教學的最終目的。因此,如何在音樂活動中能有更多元的設計並與主題課程相互連結,便成了卑幼團隊接下來要思考的課題。

 音樂活動-碰碰碰(圖:吳例霜老師提供)

於是,課程發展來到了97-98學年度的音樂增能方案。針對稍早課程所發現的問題,教師們思考如何讓方案能跟更密切地配合課程。他們希望發展的多元音樂課程,不只是敲敲打打的節奏樂教學,更能運用音樂活動穩定孩子們的情緒並且提高孩子的學習意願。於是,透過成立教學工作坊尋求專業資源,研討出以「聽、唱、動、畫、演」為目的,設計豐富與主題課程相連結的音樂活動(如:音樂故事與曲式、說白節奏遊戲、音樂圖畫、肢體律動、音樂發表),卑幼團隊為音樂活動注入不同於以往的面貌。以一個「水果派對」的主題為例,前4週會進行4個活動:「聽」(聽一個音樂故事)、「唱」(有一個說白節奏的遊戲)、「動」(身體律動)、「畫」(聽音樂編一個音樂故事,把感受畫在裡面)。最後一週則統整了第一週到第四週的課程內容,以節奏樂表演或演戲的形式,透過練習過或即興創作,在最後以「演」的方式呈現。

在「聽、唱、動、畫、演」音樂活動的模式下,孩子的學習意願與能力都提升了;但是,教師在音樂課程與主題課程的銜接上卻遇見了瓶頸。首先,方案非常強調「聽、唱、動、畫、演」的教學流程,但並非每個主題課程都能夠與音樂產生密切的關聯。此外,原來各週活動設計時會區分聽、唱、動、畫、演等要素,但實際上,在各週音樂活動中,「聽、唱、動、畫、演」五個要素卻很難不伴隨著彼此出現。
於是,99學年度卑幼團隊邀請了臺東大學幼教系的陳淑芳老師參與輔導,並設計了「卑南探險隊」的課程。由於98學年度以前的音樂活動大多是以西方音樂為主,其結構性比較好,所以孩子們對拍點跟節奏都非常清楚;但淑芳老師建議在課程中多加入東方音樂的要素,使孩子們未來在接觸原住民或是客家等民族音樂時,可以更有感動。

將東方音樂帶入課程對孩子有很重要的文化脈絡意涵。因為在卑南附幼,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孩子來自原住民家庭 (有孩子的叔叔阿姨就是陳建年、紀曉君),因此這些孩子的音樂天分非常好,但認知學習與自我信心卻是相對低落。在需要較多討論互動的課程中,這些孩子因為缺少舊經驗的引發,以致於成為理解新經驗的障礙;但在音樂裡就不一樣,這些孩子只要一聽到音樂,就會開始手舞足蹈,所展現出來的自信跟快樂,跟認知學習課堂上的樣子簡直是判若兩人。因此,例霜老師就想:「既然孩子們在音樂上有優勢能力,為什麼我們不從他們最好最棒的地方教他們呢?然後再把認知學習帶進音樂裡…… 」於是,例霜老師在教「來去台東」這個主題課程時,要教台東的名產,就將名產的名稱編入節奏,再用音樂把認知帶進來。在這樣的教學互相交替下,發現很多孩子就這樣被啟發,在融入音樂之際發揮潛能!

「玩」音樂─「感受力」的養成
 透過探索跟體驗去「玩」音樂,和藉由音樂(優勢能力)來帶動孩子的弱勢能力,就像互相轉動的齒輪一樣,在相輔相乘下,發現孩子不但有了專注力,也學會了感受並尊重別人。舉例來說,上課前老師會先跟孩子問好,用唱歌的方式問:「小朋友,你好嗎?」,小朋友會回答:「老師,我很好。」又譬如說,有一堂課我們在地上畫一個小框框,用大調的音樂表示展開,小朋友手要打開。當小調的音樂出現時,小朋友就要很擠,回到小框框裡。這當中,希望透過與生俱來的基本能力「聽」,讓孩子去學會專注、學會「聽」,並且試著表達出來。

上課一開始是「問好」,接著則會有一些簡單的身體的律動,讓大家互相認識,再來才是「聽」的部分,也就是音樂活動的進行,而活動後會有一個複習,課程回顧或是鼓勵,讓孩子或站或坐,也利用一些較柔軟的素材,例如絲巾或報紙,帶一個音樂活動。最後是舒緩,譬如說吹泡泡或是大球按壓,一邊進行按壓動作,一邊回顧剛剛上課的情形,舉具體的例子去鼓勵孩子,透過這些動作培養孩子的感受力,同時也是一個老師和孩子互相表達關愛的時間。

 「我們來唱一首歌吧!」─陪伴和參與
 在家長參與的部分,「卑南探險隊」這個活動裡,就設計了比較多家長可以參與的課程。例如,在音樂研習活動中,邀請家長一起來體驗看看到底為什麼音樂這麼好玩,家長對於孩子回家後常分享今學校的上課內容也很高興。孩子們對音樂課也很期待,甚至有的孩子生病了,還堅持要上完音樂課才去看醫生。

其實現在的家長壓力都很大,與孩子相處的時間並不多;所以這個音樂活動的推廣,給了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聽音樂的機會。老師們也製作了學習單,要爸爸媽媽在跟孩子一起聽音樂後寫下心得 (孩子們是畫下來)。家長都說藉由音樂讓他們感受到親子之間的愛,在這練習裡面他們覺得很快樂。親子間的對話也不再是「你功課寫完了沒」;而是「我們來唱一首歌吧!」簡單的一句話,卻有滿滿的愛。

不忘初衷─認識自己、永遠保有熱情和信仰
 音樂活動-音樂故事(圖:吳例霜老師提供)
 從94到99年,卑南附幼始終如一的教學理念就是讓孩子快樂學習。在這幾年的教學歷程中,94到96年偏重單一的音樂活動教學;而97到98年太侷限在聽、唱、動、畫、演跟西方音樂;一直到後來帶進了東方音樂和本土、本鄉的音樂,甚至到小朋友自己自創的音樂,才真正走出一條有卑南附幼特色的路,並且將核心價值建立在「本土化」、「生活化」、「以孩子為主角」的三大架構上。一路上,串起的是老師團隊、家長和孩子的努力。孩子快樂地學習、師長們也在陪伴孩子成長中感到快樂,「快樂」的初衷一直沒有改變!
而要如何保持「初衷」?例霜老師說:「一定要清楚知道自己適不適合走教育這條路!一定要認識自己!一定要有教學熱忱和興趣!如果這三點都有了,可能可以讓你跨越一半的教學生涯!而讓我可以再跨越另外一半教學生涯的支持力量則是『信仰』。
相信卑南附幼可以更好,相信孩子們可以透過音樂的陪伴快樂成長,相信只要行動,就一定可以不一樣!在例霜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獲得了滋養人生的養分與陽光!

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

砂城歲月東師電子報12月刊【院長的話】

 Come Change the World

「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
依稀記得十多年前的一個夜晚,在校園的階梯上,一張年輕的臉孔憂愁地問。

「老師呢?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大哉問!(這些年我幾乎遇不到問這種問題的學生了…… ) 花了父母半生積蓄出國留學的我,一心想要當老師,而且要「當老師的老師」。回到台東師院任教,我已經達成了自己的願望了。然後呢?34歲的我和19歲的他同樣要面對「存在」的問題……

「我想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老師!」我後來這樣回答。

1983年,蘋果創辦人賈伯斯想挖百事可樂執行長史考利到蘋果擔任執行長,問了後者一個已成為經典的問題:

「你想下半輩子繼續賣糖水,還是抓住一個改變世界的機會?」

你猜史考利後來去了蘋果電腦沒有?

賈伯斯的蘋果產品是否改變了世界?
我不確定!他造成的改變是好是壞也還值得繼續觀察。但是我知道,有些人,雖然不像賈伯斯這麼有名,做的卻不折不扣是「改變世界」的事。

卑南國小附幼的吳例霜園長是台東師院幼教系88級的校友,她領導的教學團隊今年得到了教育部「100年度教學卓越獎幼稚園組銀質獎」。活得快樂,教得認真,她讓孩子們的學習經驗成為生命的養分與陽光。這是一個抓住機會改變世界的例子。

在這一期的砂城歲月中,我們也分享了一些台東大學卓越師培計畫相關成果。其中的主角,不論是體育系或幼教系的師生,或者是拉勞蘭的獵人,都是我心目中「改變世界的人」!

「Come Change the World!」是我年輕時讀過的一本書;書的內容已不復記憶,但書名至今仍然繞樑。

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

【人物專訪】 師範學院99學年度傑出教學教師─張如慧老師

如慧老師於民國931月來到臺東大學。談到對於東大的印象,她說:「雖然臺東大學地處中央山脈以東,與西部距離較遠,但東大有很多很棒的老師,很努力地想把學校變得更好更進步,『愛一個地方,就先從關注它的優點開始!』。」




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

2011年11月8日 星期二

砂城歲月東師電子報11月刊【院長的話】


爬一座大山


去年暑假,在颱風來襲的前夕,甫自國中畢業的兒子仍堅持與他的好友 (曾世杰老師的兒子) 騎中橫。二個未曾有越嶺長騎經驗的孩子,憑恃著青春熱血,居然完成了他們15歲的壯舉!當然,跟著一起翻山越嶺的,還有二個母親的掛念,只是不知道那掛念是否追得上急急前行的孩子。

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928敬師專刊 老師的光陰故事【五】......










1979年暑假,我早晚兩次去心理系動物房裡照顧26隻台灣彌猴,白天去工業區一家叫雅文的電子公司當裝配員。終於攢了一點點錢,買了一輛二手的十二段變速腳踏車,開始了我從中壢南下,直到恒春、鵝鑾鼻,再北上回花蓮的長征之旅。這張照片是旅行的最末,到蘭嶼留下的照片,我搭的船,就叫新蘭嶼輪。


2011年10月5日 星期三

928敬師專刊 老師的光陰故事【四】......






大四畢業的暑假,以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氣,和八位同學一起借用師大附幼辦理暑期幼兒實驗班,每人輪流當園長、小班、中班和大班老師,以及負責煮點心的廚房阿姨。

2011年10月4日 星期二

來自師範學院院長的一​封信(關於卓越師培計​畫)

嗨!

近日事忙,忙到寫封歡迎大家回台東開學的信都拖到如今。你呢?日子過得還充實嗎?但願我們都及早進入常軌,能對得起自己,不浪費生命。


928敬師專刊 老師的光陰故事【三】......


















將大盤帽折成船型,在戴歪了的帽沿下,眼角的笑意仍依稀可見。

2011年10月3日 星期一

928敬師專刊 老師的光陰故事【二】......











山上的孩子


 
這是我在大學時參與百達山服團,到屏東霧台鄉霧台村從事兒童教學服務的實錄。那天我們進行戶外教學,是風和日麗的天氣,我與魯凱族的孩子們在樹下開開心心地唱著歌。


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928敬師專刊 老師的光陰故事【一】......

都是一個時代,每個憶背後都一個故事。

故事一直都在,在等待  等待有願意去挖掘、聆……


聽故事前,就讓我們先來看看
這些故事主角的年輕歲月,
猜猜看誰是誰囉! 

砂城歲月東師電子報928敬師專刊【院長的話】

       




其實,所有的老師都是凡人!沒有誰比誰更值得尊重!


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歡迎參加】100年度師範學院敬師與品德教育繪本創作比賽!

每年到了微涼的9月底,許多教師節的相關活動陸續展開,「尊師重道」的議題開始引起討論,如何「尊師」?如何「重道」?

就讓我們用小時候每年教師節親手寫卡片、畫卡片的方式,透過繪本的想像空間重新去詮釋、述說敬師與品德教育的相關議題!

誠摯邀請師範學院的你,以繪本創作,作為一種「敬師」精神的實踐!

                                                                        不論路途多麼遙遠,
我一定會把這卡片 送給你……(幾米)

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歡迎參加】100年度師範學院教檢備戰攻略暨單科模考工作坊活動

在準備教師檢定與教師甄試的過程當中,總有許多許許多多的疑問。即便知道了考試科目,但該從何處著手準備?怎麼樣讀書才能讀到重點?或者是在做練習題時,錯得不知所以然,找不到解答?師範學院為你準備了一系列的教檢備戰攻略暨單科模考工作坊活動,邀請不同教育專業類科的老師教你如何讀、幫你抓重點,讓你在準備考試上更加得心應手!還等什麼,趕快來報名參加吧!

2011年9月8日 星期四

【歡迎投稿】「話師‧畫師」 徵稿!

一日為師,終生為師」,求學路上,會遇到好多老師,但一定會有一位令你記憶深刻,想起他說的話還會會心一笑的老師!老師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件事可能就影響我們很深很遠,會在人生中成為一種典範,而這是我們很想聽你分享的,關於一個成為你人生典範老師的故事,所以我們誠摯地邀請你把老師的故事寫下來、畫/拍出來!

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

追求生命的可能性‧走出自己的路(下)

Nany陳瑋婷的 Victoria BrunchVictoria英語學習教室





教學原則一:不收小小孩
堅持不收小學一年級及以下的孩子,因為瑋婷認為英語只是第二外語,剛上小學的孩子還是需要先學好中文,以奠定日後各科學習上的基礎。
 

追求生命的可能性‧走出自己的路(上)

Nany陳瑋婷的 Victoria BrunchVictoria英語學習教室


        畢業即失業?這是許多大學生畢業時最擔心的事。但是這樣的危機感,在今年甫從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畢業的瑋婷身上,似乎看不到絲毫痕跡。

多元想像 東大加值 / 夏黎明老師

(本校退休教師、曾任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每年五月,臺東大學以及各系所的首頁,當然也包括校園內的各式佈告欄,總是用力公告著諸如「狂賀夏黎明高中TXXX所碩士班」、「狂賀夏黎明高中行政特考榜首」的消息。每年七月,另一類的訊息大放送:「狂賀夏黎明錄取桃園縣正式教師」。